1、采土
瓷土指粉碎瓷石所得之土或人工配制成的制瓷原料,由高嶺土、石英、長石等組成,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氧化鋁。其中,高嶺土是一種以高嶺石為主要成分的黏土,因發現于江西景德鎮的高嶺村而得名,因其可塑性差、熔點高,所以單純用高嶺土是不能制成瓷器的,須摻入其他原料。
2、練泥
從礦區采取瓷石或瓷土,經水碓舂細、淘洗,除去雜質,沉淀后制成磚狀的泥塊。然后再用水調和泥塊,去掉渣質,反復翻撲或敲打踏練,把泥團中的空氣擠壓出來,使泥中的水分均勻、組織細密,以改善胎泥的成形性能。
3、拉坯
將練好的胎泥置于轆轤車的轉盤中心,隨手法的屈伸收放拉制出坯體的大致模樣。
4、修坯
對已干燥(或半干)的坯體,進行外形的修平、磨光、挖底、鉆眼等精修工作。分干修和濕修兩種。前者因干燥后的坯體含水分低,修坯時不易變形,但粉塵較大。后者坯體水分含量較高,修坯時粉塵較小,但掌握不好,坯體容易變形。
5、曬坯
將加工成形的坯體擺放在木架上晾干。
6、裝飾
這是美化瓷器的重要工序,以增強器物的審美效果。常見的裝飾技法有印花、刻花、劃花、鏤空、貼花、剔花、繪畫等。工具多為印模(或范)、毛筆、刻刀、劃針、剔刀等。除了釉上彩以外,其他裝飾均在施釉前進行。而印花則是在坯體半干濕時進行。
7、施釉
亦稱上釉、掛釉、罩釉等,指在陶瓷坯體表面施一層瓷土(或陶土)、助溶劑加水調和成的釉漿。這層釉漿經焙燒后即成為光亮、堅硬的釉層。古代施釉的方法有多種,早期通常為刷釉,漢以后多為蘸釉、蕩釉、澆釉。明清景德鎮窯部分瓷器施釉時采用噴釉、吹釉、輪釉等方法,使器物釉層厚薄均勻。
8、燒窯
是陶瓷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。分一次燒成和二次燒成(釉上彩瓷器)兩類。將陶瓷坯件裝入窯爐中焙燒,時間約一晝夜至三晝夜,溫度在1100-1300℃左右。焙燒時,陶瓷器的胎、釉發生一系列的物理變化和化學反應,使瓷器獲得所需要的強度、光澤和其他性能。